|
訪問人數: 19416432 |

遼寧省教育信息化工作
簡 報
2013年第1期(總第16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錄
◆遼寧省各市、普通高校教育網站Alexa全球綜合排名
◆教育部要求各省報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進度安排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袁貴仁講話(節選)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要點(教育信息化部分)
◆2013年遼寧省教育工作要點(教育信息化部分)
◆上海、吉林、四川等省份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大連市、丹東市、錦州市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2011-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信息化大事記
◆我省第一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實施方案(區域)
◆大連市副市長帶隊赴北京考察學習教育信息化工作
◆《遼寧教育云庫》新圖標設計完成
主辦單位:遼寧省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
2013年3月1日
遼寧省各市教育門戶網站Alexa全球綜合排名
(數據采集日期:2013年3月1日)
名次 |
名稱 |
網址 |
Alexa全球綜合排名 |
1 |
沈陽教育網 |
411,580 |
|
2 |
鞍山教育網 |
935,465 |
|
3 |
錦州教育網 |
945,642 |
|
4 |
大連教育網 |
954,785 |
|
5 |
本溪教育網 |
1,211,625 |
|
6 |
葫蘆島教育網 |
1,328,684 |
|
7 |
丹東教育網 |
2,014,354 |
|
8 |
盤錦教育信息網 |
2,365,454 |
|
9 |
阜新教育網 |
2,508,432 |
|
10 |
遼陽市教育局 |
4,706,287 |
|
11 |
朝陽教育網 |
5,211,546 |
|
12 |
鐵嶺教育信息網 |
7,485,134 |
|
13 |
營口教育網 |
7,852,367 |
|
14 |
撫順教育網 |
7,983,587 |
遼寧省普通本科院校教育網站Alexa全球綜合排名
(數據采集日期:2013年3月1日)
名次 |
名稱 |
網址 |
Alexa全球綜合排名 |
1 |
大連理工大學 |
50,041 |
|
2 |
東北大學 |
50,486 |
|
3 |
大連醫科大學 |
52,464 |
|
4 |
東北財經大學 |
54,187 |
|
5 |
大連海事大學 |
54,958 |
|
6 |
中國醫科大學 |
71,589 |
|
7 |
沈陽音樂學院 |
79,074 |
|
8 |
大連大學 |
91,417 |
|
9 |
大連工業大學 |
94,483 |
|
10 |
大連外國語學院 |
96,086 |
|
11 |
遼寧大學 |
98,412 |
|
12 |
沈陽師范大學 |
101,016 |
|
13 |
遼寧師范大學 |
101,455 |
|
14 |
沈陽農業大學 |
112,454 |
|
15 |
沈陽藥科大學 |
119,947 |
|
16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123,745 |
|
17 |
沈陽建筑大學 |
135,377 |
|
18 |
遼寧科技學院 |
137,747 |
|
19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146,417 |
|
20 |
遼寧工業大學 |
157,119 |
遼寧省普通高職高專學校
教育網站Alexa全球綜合排名
(數據采集日期:2013年3月1日)
名次 |
名稱 |
網址 |
Alexa全球綜合排名 |
1 |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254,287 |
|
2 |
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
301,087 |
|
3 |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
334,745 |
|
4 |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
645,698 |
|
5 |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785,611 |
|
6 |
大連翻譯職業學院 |
798,701 |
|
7 |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1,456,852 |
|
8 |
大連藝術職業學院 |
http://www.dac.edu.cn |
2,129,437 |
9 |
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http://www.lnpc.cn |
2,604,498 |
10 |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
3,919,985 |
|
11 |
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http://www.fstc.cn |
4,242,654 |
12 |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4,346,423 |
|
13 |
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
4,549,427 |
|
14 |
遼寧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http://www.lnjzxy.com |
5,555,634 |
15 |
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
6,320,317 |
|
16 |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
8,629,843 |
|
17 |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9,521,224 |
|
18 |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 |
http://www.lnxdfwxy.com |
9,846,483 |
19 |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
9,948,964 |
|
20 |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 |
71,357,634 |
教育部要求各省報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進度安排
2013年2月25日,教育部科技司下發《教育部關于報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進度安排的緊急通知》。
通 知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標志之一和重要內容,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根據劉延東國務委員在全國 教育信息化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以及“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關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總體部署,“十二五”期間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 的核心目標和標志工程是“三通工程”,其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 ——各級各類學校接入寬帶并建成網絡條件下的基本教學與學習環境;“優質資源班班通”——形成豐富的各級各類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將優質資源送到每一個班 級,并實現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普遍使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所有教師和初中以上學生都擁有實名的網絡學習空間,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全面互 動,真正把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每個教師與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中。
通 知要求,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引領與重要標志,已納入教育現代化核心指標。為按照黨中央的要求,順利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 的引領作用,各地必須進一步明確和落實相關責任,明確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具體目標任務,并加強督查和組織實施,確保教育信息化總體目標的如期實現。 教育信息化工作將納入政府教育督導工作范疇,“三通工程”進展將作為教育信息化專項督導重要內容。各單位要迅速研究提出本地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2013、2014、2015各年度的進度安排和考核指標(需明確提出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每年完成的數量及達到的比例)。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袁貴仁講話(節選)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1月9日在教育部召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會議上作了工作報告。報告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總結,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2013年工作總體要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三個加快:加快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十個思考(之八):如何加快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建設,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今年工作著力點(之十三):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加 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一要加強統籌。在完善標準、互接互認的基礎上,把學籍、教師、校舍以及就業、資助、營養改善計劃等方面的管理系統整合起來,發揮綜 合效用。二要加強優質資源開發應用。啟動實施寬帶網絡校校通,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推動優質資源全國共享。三要全面提高教師運用信息 化手段進行教學、科研、服務的能力。制定相應標準,將教育技術能力納入教師資格認證體系。
(信息來源:教育部門戶網站)
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要點(教育信息化部分)
26. 以 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完成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啟動實施“寬帶網絡校校通”,加快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推 進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初步建成教育機構與學生基礎數據庫并提供服務。建立教育信息化專家咨詢機制,完善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教 育信息化督導機制。總結推廣首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展演活動優秀成果。制訂中小學教學信息化指導綱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職業院校 數字校園建設水平。加快建設高等學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加快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教育裝備和條件建設。
2013年遼寧省教育工作要點(教育信息化部分)
37.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加強“三通兩平臺”建設,實現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初步實現80%農村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建立省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中心;啟動實施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教師率先使用、職教率先部署、發達地區率先示范;建設教育視頻資源庫,推進職教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和數字化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評選50節中小學體育精品課、30節中小學藝術學科精品課;完成遼寧教育云庫--遼寧教育數據中心(二期)10個系統建設特別是學生、教師、學校資產等管理信息系統;完成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管理好門戶網站,加強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定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和評估指標體系。召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
上海、吉林、四川等省份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上 海市: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施上海教育城域網提升工程,全 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進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總結教育信息化重點示范項目建設經驗,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績效考核。繼續開展教育信息技術應用 研究項目。推進各級各類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完善各類信息管理和服務平臺,構建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探索教育教學手段和模式的創新,促進信息 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吉林省: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2013年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圍繞“三通兩平臺”、教學點數字教學資源全覆蓋、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等重點工作,以信息化 支撐環境搭建為載體,以本土化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并有效促進教育教學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和隊伍建設為保障,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促進教育公平,提 高教育質量,實現我省教育現代化提供信息支撐。
四川省: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實施《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行動計劃(2011-2020年)》, 推進“三通工程”(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兩個平臺”建設(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一批 教育信息化師資人員培訓培養基地、一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區域及示范學校,全面完成“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等重點工作,促進優質教育資源開發、應用與共享, 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務現代化水平。
福建省: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中小學信息技術裝備水平;推動優質數字資源的普遍應用;落實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任務
江西省:加強和統籌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制訂江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國家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制定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標準。推動教 育信息化骨干示范校建設。啟動實施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繼續做好義務教育學科課程網絡資源建設工作。繼續推動我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 劃,組織實施我省“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項目”。啟動教育系統網站評比工作。建設省級教育數據中心,搭建省級教育公共管理服務平 臺。啟動教育省域網建設。
河北省:認真落實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2012年 全國電教館長會議精神,全面貫徹《河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總體部署,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重 點,以競賽活動為抓手,創新教育模式和學習方式,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實 現我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省提供堅實支撐。
大連市、丹東市、錦州市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大連市:
加 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擴大大連教育城域網帶寬,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實施市教育局直屬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開展城鄉學校專遞課堂建設試 點,將城市優質課堂教學資源傳輸到農村學校,實現資源共享。啟動“人人通”建設試點,使全市中小學教師擁有個人網絡學習空間。推進大連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 設,以信息化提升教育管理高效化。全面跟蹤“班班通”工程和數字化校園建設質量、應用水平和管理制度建設,確保政府投入效益最大化。加大全市中小學教師信 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力度,開展信息化專項比賽、評比和應用成果展示活動,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創建大連職業院校招生就業網。
丹東市:
1.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行政職能。2013年要積極促成市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組成,形成市、縣(市)區、學校三級組織管理體系。
2.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保障機制。建立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設運行保障機制,加大政府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確保我市教育信息化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
3. 完善制度建設,提高管理效能。出臺《丹東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先進校評估細則》、《教育信息化設備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確保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4. 落實工作措施,推進試點工作。我市要以丹東四中被確定為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實驗小學等三所學校被評為省數字校園示范校為契機,進一步細化實施方案,以點帶面,引領全市教育信息化的科學發展。
5. 以應用為驅動,加大資源建設。開通教育博客和網絡教研、數字題庫共享平臺,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要力爭建立有特色的校園網站。要努力建設開放的遠程教學平臺,實現網絡課堂直播、網絡培訓等功能。
6. 開展師資培訓,提升應用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定期開展軟、硬件培訓和網絡培訓,學校各學科教師要全員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努力培養一支數量足且素質高的信息技術專職教師隊伍。
7. 廣泛參與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要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豐富的信息技術應用活動,不斷增強學生運動信息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錦州市:
1.落實好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
2.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3.構建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以錦州教育網為引領,建設和完善各級各類教育網站,搭建全市教育資源服務平臺。
4.加強信息化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做好我市優質教育資源的征集、整理和開發,錄制“走校式”教師交流活動中評選出的120名骨干教師教學課例,建設好優秀教師精品課資源庫。
5.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師教育技術應用技能說課大賽等活動,推進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6.提高青少年信息技術素養。開足開好中小學信息技術等課程,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7.加強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好門戶網站。
8.召開全市信息化工作會議。
2011-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信息化大事記
◆建立健全全省教育信息化組織機構。成立了遼寧省教育廳信息化領導小組和推進辦公室、遼寧省教育廳政務微博工作領導小組、遼寧省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和教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辦公室、遼寧省教育系統服務業統計工作領導小組、遼寧省學前教育信息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等7個工作組織機構;組建遼寧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專家庫。入庫專家共420余人,涵蓋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軟件開發、應用推廣、項目管理類等9大方面。
◆啟動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研制工作。完成《遼寧省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初稿編制工作。
◆遼寧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取得明顯進展。組織了全省1881人參加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首次召開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首次完成遼寧省教育信息化現狀調查工作;完成我省農村教學點信息化建設情況專題調研工作;成功舉辦兩次遼寧省教育軟件大賽;組織完成了教育信息化試點評選,我省23個單位入選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組織召開了遼寧教育數據中心建設專家論證會。
◆全省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啟動遼寧教育云庫-遼 寧教育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完成遼寧教育云庫(數據中心)基礎環境改造工作;組織完成中小學骨干教師數據庫、高等學校教職工數據庫、學前教育(遼寧)管理信 息系統、運動員網上注冊管理系統、遼寧高校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管理平臺、民辦教育信息管理平臺、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校車信息管理系統、教育統計(遼寧)管理 信息系統、教育信息化決策支持服務系統等9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其中教育信息化決策支持服務系統獲得了教育軟件著作權專利,已經開始為教育管理和決策、教育重大項目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撐; 2011年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遼寧庫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2012年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遼寧庫一期建設試點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我省52門大學資源共享課即將上線;省教育廳立項建設教師教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遼寧省教育廳機關信息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教育廳辦公自動化(OA)系統成功上線運行;開通遼寧省教育廳政務微博;完成遼寧省教育廳網站改版建設工作。
◆扎實推進遼寧省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制定了《遼寧省教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完成首次省教育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專家評審工作。
◆正式出版發行遼寧教育事業發展信息數據統計系列手冊和《遼寧教育年鑒》,并配送光盤;制發《遼寧教育綜合信息手機報》,自主研發教育統計校驗系統,逐步提升教育統計信息化水平。
◆創辦《遼寧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簡報》,已出版發行15期。
◆遼寧省獲得教育部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專項支持近200萬元;教育信息中心獲得省財政專項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設近400萬元。
◆沈陽市投入1.2億元、大連市投入6995萬元、本溪市投入6400萬元、阜新市投入5300萬元分別完成“班班通”工程。
◆沈陽市教育局開通網絡教育電視臺。
◆遼寧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在2012年5月教育部信息中心召開的全國教育電子政務(電子校務)建設工作研討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在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研討會暨2012年全國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會議上,我省作為典型代表就建立省級教育信息化公共管理和服務體系工作作了經驗交流;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簡報》([2012] 第8期)上,教育部刊發了題為“遼寧貫徹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面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入開展”的專題報道。
我省第一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實施方案(區域)
沈陽市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一、 總體目標:建立遠程教育支持服務平臺,構建沈陽教育云基礎環境,開展基于IPv6網絡的應用試點,建設IPv6體驗中心。繼續完善以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城域網建設,大幅提升網絡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力爭教育信息化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
二、 試點內容與實施步驟
1. 建立遠程教育支持服務平臺,創新服務體系。
實施步驟:
2013年,建成市級及5個區縣教育技術支持服務中心,初步實現計算機設備的遠程維護、報修、統計功能。
2014年,建成10個以上區縣教育技術支持服務中心。
2. 探索云環境下的教學應用與服務模式。
實施步驟:
2013年3月—2014年7月,搭建資源推送和網絡教研平臺,確定1所農村學校和1所郊區學校作為試點。
2014年8月—2014年12月形成一支富有經驗的應用提升團隊。
3. 建設IPv6網絡設體驗中心,拓展IPv6應用模式。
實施步驟:
2012年9月前,完成環境裝修,開發相關軟件及資源;
2012年12月前,完成設備采購、安裝、系統調試;
2013年1月,試運行。
2013年5月,正式運行。
大連沙河口區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要點:
一、 總體目標
進一步優化資源品質,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區域資源共建共享途徑;嘗試進行個性化教學系統的研發,構建以個人自主學習和教學互動為主要模式的網絡學習空間環境;探索區域間信息化協作的途徑與方法,形成常態化、網絡化的區域對口協作教學教研模式。
二、 試點內容
繼續深入開展資源開發工作,實現常態化的優質資源共建共享;進行個性化教學系統的研發,探索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的革新;以資源庫的建設為載體,形成常態化的、網絡化的幫扶教學教研模式。
三、 實施計劃
1. 準備階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主要任務:啟動全國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工作;確定區域綜合試點學校及區域間協作試點校;搭建區域信息化試點硬件環境。
2. 實施階段:2012年8月——2015年8月
主要任務:
(1)在現有沙河口區優質資教育源庫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資源庫的建設和更新模式。
(2)建設個性化師生互動和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3)在現有的區域間合作模式的基礎上,建立不少于四個本區域信息化協作幫扶單位。
(4)開發與個性化教學體系相配套的資源體系。
(5)加大區域間教育信息化協作力度,形成基于大連市全域一體的網絡合作教學格局。
3. 總結驗收階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主要任務:建設并完善小區域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資源庫;實現區域內及城域間的優質資源多渠道共建共享;形成全區多級別統一網絡監控教學管理、低成本多功能應用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撰寫總結報告和論文,迎接驗收。
大連市副市長帶隊赴北京考察學習教育信息化工作
為提高大連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應用水平,全面貫徹落實劉延東國務委員在9月5日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規劃部署大連教育信息化工作,日前,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程清等一行赴北京學習考察教育信息化工作。
考 察團先后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教育信息中心、北京教育網絡與信息中心、北京四中,實地考察學習教育信息化推進中的先進經驗。過程中,朱程清一行聽取了北京市教 委對數字學校的建設、管理及應用情況的介紹,體驗了學生一卡通應用,參與了未來教室及遠程教學平臺的互動,參觀學習了北京四中的校園信息化應用情況,并就 教育信息化推進過程中的問題與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溝通。
朱程清表示,大連要不斷吸取北京教育信息化推進過程中的成功經驗,認真學習北京教育信息化推進中開放的心態、創新的理念、務實的作風和全球化的視野,以助力大連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提升。
《遼寧教育云庫》新圖標設計完成
在教育廳的領導下,省教育信息中心組織專家設計,反復研討,《遼 寧教育云庫》設計圖標勝利完成。圖標設計新穎、簡潔大方、寓意深遠。整個圖標既體現了網絡科技已成為教育的新載體,便捷的云服務管理模式、更加節約環保的 新理念,又體現了遼寧教育工作者勇擔重任、合力打造教育、科技強省、振興遼寧的美好愿景,也預示著遼寧教育信息化事業正開啟新的紀元。
遼寧教育云庫圖標(LOGO)設計說明:
遼:代表遼寧省
云平臺:代表科技信息元素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多元化的應用組合;高容量的數據傳輸;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體現。
七巧板:七巧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一直被用以啟發兒童智力,本身可以組成1600余種不同形狀,是其創造性的體現。引用以七巧板為設計元素,借以體現教育的創新性。
魔方:寬廣的知識領域,囊括多元化的眾多應用,如同魔方一樣的正方外形,應用自然界的最基礎色彩。
遼寧教育云庫圖標(LOGO):
報: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省政府辦公廳
送:廳(委)領導、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單位
發:各市教育局、各高中等學校、廳直有關單位 印數:400份
主編:陳濤 范龍 責任編輯:劉鍵 編輯:張增嬌 校對:王志新
聯系電話:024-86591036 電子郵箱:jiao5337@163.com 網址:www.android-ever.com
通訊地址:遼寧省教育廳教育信息中心(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249號) 郵編:110034- 國家網站
- 地市教育網
- 版權所有:遼寧省教育廳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崇山東路46-1號 郵編:110032
- 研發與技術支持:遼寧省教育廳教育信息中心 遼ICP備10200702號-2號
-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以上版本瀏覽器